來源 | 中天九建、建筑工程魯班聯盟
日前,重慶市某“網紅”樓盤近300戶樓板出現裂縫,裂縫形態多為貫穿性裂縫,澆過水的裂縫位置,裂縫部位吸水力十足,從底部觀察明顯可見多條水漬及水珠滴下,投訴事件引起強大的社會反映,導致該樓盤遲遲未按預定日期交付。
質量提示:嚴格工序,嚴控質量
在工程建設中,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有多種,我們要在施工過程中及時采取預控措施,避免質量通病的出現。
一、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
1、結構設計臨界設計
設計單位在臨界狀態下進行樓板結構設計,未充分考慮施工環境的多重因素。
2、原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選用水泥的水化熱較大、外加劑使用不當、配合比設計不合理。
3、擅自更改水灰比
泵送混凝土施工時,為方便施工,擅自加水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改變水灰比,導致混凝土硬化時收縮量增加,結構出現網狀或長短不一的不規則裂縫。
4、支撐體系與方案不符
模板支撐體系水平、豎向系桿設置不合理,造成支撐剛度不足,當混凝土強度尚未達到一定值時,由于樓面荷載的影響,模板支撐變形加大,樓板產生超值扭曲,引起裂縫。
5、鋼筋位置偏差較大
支座處負彎矩筋未采用有效的定位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未設置通行馬道,常常被施工人員踩踏下沉,導致樓板實際有效高度h0減小,使其不能有效發揮抵抗負彎矩的作用,結構板抵抗外部荷載的能力降低,易導致裂縫出現。
6、管線部位未設置抗裂網
現澆板中線管出現十字交叉現象較多,又未采取抗裂措施,該部位對混凝土斷面的削弱過多,造成樓板容易出現沿預埋線管方向的樓面裂縫。
7、養護不到位
混凝土澆搗完成后未進行表面覆蓋、澆水養護不及時,加上風吹日曬,混凝土表面游離水分蒸發過快,水泥水化作用缺乏必要的水份,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由收縮而產生拉應力,由于此時混凝土早期強度低,不能抵抗這種應力而產生開裂。特別是夏季高溫,因晝夜溫差大,養護不當易產生溫差裂縫。
8、過早上荷
在混凝土未達到既定強度就上荷載,可能造成混凝土樓板的變形,導致樓板開裂。
9、支撐體系過早拆除
項目施工進度快,未配備足夠數量的支撐體系,混凝土未達到拆模條件,立桿過早拆除,導致樓板出現不同程度下撓,增大裂縫出現的風險。
二、樓板裂縫的預控措施
1、圖紙審查
圖紙會審時,仔細審查圖紙,對于樓板設計指標(板厚、鋼筋)偏于臨界值時,應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協調,采取相應措施(如增加板厚、雙層雙向配筋等)。
2、嚴格管理
嚴格遵循混凝土進場驗收制度,對進場的預拌混凝土坍落度進行逐車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嚴禁在運輸和現場澆筑過程中加水,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被人為破壞,確?;炷翝矒v的質量,以防止裂縫的發生。
3、提高工藝
提高模板制作、安裝工藝,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立桿、龍骨間距嚴格按照方案施工,使之能夠承受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避免由于模板的彎曲變形造成混凝土的開裂。支撐拆除應考慮已澆筑樓板面混凝土強度的可承載力和實際撓度變形要求。
4、嚴格保護層厚度
嚴格控制板面附加筋的保護層厚度,下部鋼筋采用專用水泥墊塊,上部負彎矩筋采用通長鋼筋馬鐙進行控制,從而有效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避免支座處因鋼筋下沉,保護層厚度變大而產生裂縫。
5、預埋管線
針對樓面板內預埋管線,應布置在上下層鋼筋中和軸附近,并與鋼筋交叉布置。嚴禁三層及以上管線交叉疊放,同時,宜在管線處增設抗裂網加強措施。
6、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前應在主要通道部位設置通行馬道,避免踩踏鋼筋;在澆筑過程中,安排鋼筋工對不合格部位進行整修,尤其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及裂縫易發生處應重點關注,根據工程結構形式和布料機覆蓋范圍確定混凝土澆筑方案,樓板施工縫留設于板跨度1/3部位,不得隨意留設。
7、禁止踩踏、堆放物料
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及澆筑完畢后一定時間內,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材料及安裝模板支架。
8、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樓板大面必須用塑料薄膜覆蓋,并安排專人養護,養護次數及持續時間滿足規范要求,針對夏季高溫天氣,衛生間等多水房間,應及時覆蓋土工布或棉氈進行保濕養護,延長多水間的保濕養護時間,有效減少裂縫的發生。
9、回頂支撐
大開間樓板(軸線間距≧4.0M),雖然已達到拆模條件,但混凝土的強度還處于增長階段,應及時對跨中部位進行立桿的回頂支撐,防止大開間樓板出現不均勻下撓現象。